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来源: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

发布时间:2016-03-24 08:55:36

浏览量:8059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

<a href=http://www.qdxdf.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a>

这是“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很多人在听到“工匠”两个字的时候,定会颇为不齿。他们认为工匠是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是种体力劳动者,仅仅靠体力和汗水获取收入。

事实上工匠之所以为工匠,必须是门技术的掌握者。从造纸术到打印机,从蒸汽机到航天卫星,从鲁班的锯子到现如今的各类仪器。技术,显然是社会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个社会拥有怎样的时代特色,通常都会在掌握着重要技术的工匠身上得到体现,刻下烙印。裁缝、厨师、药师、木工、修鞋匠、吹糖人、杂耍匠……组成了个丰满多彩的社会。因此,工匠代表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a href=http://www.qdxdf.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a>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当下,我们说起“工匠精神”总会想到瑞士,瑞士人以“工匠精神”制表,造就了誉满天下、畅销世界的瑞士手表;日本也不可小觑,日本人小野二郎倾其生潜心研究寿司很好的味道,成为日本的“寿司之神”。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工匠”的渊源,其实,它是原原本本的创造。“工匠”词较早源于“庖丁解牛”的故事,这也就与厨师有着必然的联系。故事里的厨师告诉后人: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诚然,烹小鲜若治大国,我想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

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对熟练技术人才的需求还有相当距离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市场需要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无缝对接面向工作岗位,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从学校时期就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以便能使学生养成对于学习、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技术人才恰恰工匠精神的较传承者,他们唯有脚踏实地、专注持久的锻炼技术,方能在所处领域成为专家和。

近日,段关于央视走进新东方烹饪、万通汽修、新华电脑等学校采访拍摄,解析职业教育发展的视频广受关注。通过学校学习掌握了烹饪技术的毕业生们在工作双选会上信心十足的自主选择,些大学毕业生为了能找得份更好的工作而转行学习烹饪,这样的事也屡见不鲜。从视频中还可以看到,新东方学生在操场上练习翻锅、刀工的样子,不急不躁,颇有严肃工匠之风,大器将成之味。

虽然,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庆幸的是,仍有的职业院校始终致力于将自己的严谨、专注传递给更多的人,以期能为社会输送跟多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

愿所有职业院校都能带着颗“工匠”之心,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培养优质毕业生,职业教育唯此才能成为社会平衡发展的动脉力量。

名师教学

  • 张祥宽

    省级考评员

    高级技师

    鲁菜烹饪大师

  • 邵兴刚

    西点技师

    中式面点师

    西式面点师

< >

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

返回

社会需要大国科学家,也需要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