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吧,青年厨师!

来源: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

发布时间:2017-05-05 09:44:37

浏览量:5544

     18岁至30岁,注定是人生的上升阶段,是要吃苦、要拼搏、要奋斗的。这是小波说的“黄金时代”,也是厨师生涯中较重要的“黄金时代”,是学习、积累、创造的阶段,也是个有追求的厨师初试锋芒、成为别人口中的“新锐厨师”的时候。趁着年轻,不妨把身上使不完的劲儿用在工作上,像21岁的小波样,所向披靡,“永远生猛下去”。

 <a href=http://www.qdxdf.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a>

    那我二十岁,在我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天老下去,奢望也天消失,然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样。可是我过二十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小波

    18岁至30岁,注定是人生的上升阶段,是要吃苦、要拼搏、要奋斗的。这是小波说的“黄金时代”,即便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但年轻人不管这些,总有那么股子劲儿,“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我喜欢年轻人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儿,未来在哪里,好像触手可及,又好像永远都无法到达,哎,管它呢,先把今天过了再说吧!正因为手里是大把的时间和青春,有些人肆意挥霍,有些人却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热火朝天的厨房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对于大多数厨师来说,18岁已经入行。刚入行的排名较好天大概都是懵的,厨房闷热嘈杂、油腻湿滑的环境,大量低级重复的劳作,加上紧张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是会让人心生退意的。

    老实讲,天生会做饭的人很多,但真正对美食的制作和创意有天赋的并不多。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意气风发的大厨也都是从学徒开始的,几乎每天都要在厨房待足10个小时,没有时间谈情说爱,刀伤烫伤更是家常便饭。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来的呢?

    看看我们这期特别策划的几个主人公,除了29岁的刘畅,其他都是90后。他们虽然年轻,却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知道自己的将来要往哪里去。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他们付出自己的努力,并且主动争取机会。

    个有意思的巧合是,这期特别策划采访的几个年轻人都因西餐成名,但也与中餐都有很深的渊源。

 <a href=http://www.qdxdf.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a>

周梦欣 1990年出生,现任北京Migas西班牙餐厅副厨师长

    周梦欣因在参赛作品中加入东方元素得到西班牙塔帕斯大赛的;

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

    刘畅 1988年出生,意大利米兰TOKUYOSHI餐厅副主厨,北京淮扬府菜品顾问

    刘畅是淮扬菜出身,也是北京淮扬府的顾问,后来才转做西餐,其菜品较大的亮点就是将中餐元素与西餐或日餐融合;

 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

    杨其颖 1994年出生,现任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Da Giorgio意餐厅厨师长

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

    金鹏飞 1990年出生,现任上海After Seven总厨

青岛新东方烹饪学校

    安冬 1993年出生,现任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际酒店西餐副厨师长

    杨其颖、金鹏飞、安冬都来自中餐世家,家里要么有人开中餐馆,要么有人从事中餐烹饪,但家人却在职业选择上支持他们选择西餐……

    对于年轻人来说,西餐的呈现形式、整体形象、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整体都好于中餐,且上升渠道成熟,年轻人更容易在其中获得成就感。

    烹饪这条路走得辛苦,唯有“热爱”是让他们始终坚持下去的动力。因为“热爱”,他们做出的每个选择都与烹饪相关,每次跳槽都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每次出发都是为了看更广阔的世界。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群体形象,并不是简单的几个标签就能被概括的,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成功的永远是自我认知清晰、肯下功夫、愿意钻研的少部分人。

    愿你们的青春如花朵般尽情绽放,趁着年轻去拼搏奋斗,这样到老了才不后悔。

名师教学

  • 张祥宽

    省级考评员

    高级技师

    鲁菜烹饪大师

  • 邵兴刚

    西点技师

    中式面点师

    西式面点师

< >

习近平: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返回

每年近300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圆大学梦